粤绣《博古四季花果屏》(清)
中国刺绣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在辽阔的大地上,无论是江南水乡、西北边陲、黄河流域、岭南地带,还是少数民族地区,都有着不同风格的刺绣。
长期以来,中国刺绣的创作设计、针法技法与政治、经济和人们的审美观念密切相关,发展至今,其高超的艺术性、技艺性为人们所喜爱,并且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刺绣是何时出现的
刺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这是后代人很感兴趣的问题。据传,在远古时代,人们对大自然中的动物、植物极为尊崇,太阳的光芒普照大地,是万物赖以生长的基础,皓洁的明月是黑暗中的光明,星辰在黑夜中为人们指引方向,这一切都是美的化身。
我们的祖先将日、月、星辰作为文身。当有了皮制品、麻织品和丝织品后,就开始将图腾的纹样绣制在衣服上,这就开始有了刺绣。在中国君王的礼服中,会把日、月、星辰、山、龙、华虫这6种图案刺绣于服饰之上。日、月、星辰代表光辉;山代表威镇四海;龙代表神明、多变;华虫是雉,代表美丽。
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刺绣实物是在陕西宝鸡茹家庄西周墓葬中出土的刺绣印痕,淤泥中的绣品早已被侵蚀,只有一丝细若游丝的痕迹,但印痕仍清晰鲜艳。据分析,这幅绣品应是先用黄色丝线在染过色的丝绸上绣出纹样,再用颜料涂绘纹样,有红、黄、褐、棕4种颜色,全部采用了“辫子股”的刺绣技法。
宋朝:刺绣欣赏品开始盛行
随着时代更迭,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中,我国的丝织手工业得到长足进步,从出土的历代刺绣实物中可以发现,无论是绣品的种类抑或是刺绣技艺都在不断拓展。至唐代,刺绣运用的针法中已出现了抢针、擞和针、扎针、盘金、平金等。多种新针法的出现使刺绣表达晕色成为可能,从而可以更广泛地表现复杂的图案、变化的色泽。
至宋代,宋徽宗在京城设立绣院,专门从事宫廷用品及观赏品的绣制,刺绣欣赏品开始盛行。明代书画家董其昌谈到宋代的刺绣时,大为赞赏:“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绒止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设色精妙,光彩射目,山水分远近之趣,楼阁得深邃之体,人物具瞻眺生动之情,花鸟极绰约底馋唼之态,佳者较画更甚。望之三趣悉备,十指春风盖至此乎?”
宋绣逐渐由传统实用的民间工艺刺绣,开始与文人书画艺术相结合,出现了纯欣赏的刺绣艺术品。当时,刺绣的绣稿均由画家执笔,以刺绣的各种针法充分表达,使绣品呈现出细致逼真的效果。
明代:闺阁艺术精华之顾绣
顾绣,是明代闺阁艺术刺绣的精华,因源于松江府顾名世家而得名。
明嘉靖进士顾名世的次孙媳韩希孟,就是顾绣的代表人物,她的丈夫顾寿潜师从大画家董其昌,以书画见长,韩氏受其影响,耳濡目染,亦精于绘画,且善于刺绣。韩氏顾绣在刺绣实践中,善于将画理、画意融合在绣技之中,在刺绣针法和色线调配的运用中,出神入化,技艺独特,将顾绣推向了刺绣艺术的时代高峰,世人将其刺绣佳作称为“韩媛绣”。
顾绣前辈家道渊源,与著名画家交往颇深,长期浸润于艺术、画风的熏陶,使她们在选择刺绣的内容时,眼光高雅独到,以文化品位和艺术境界为切入点,以针、线点睛于笔墨神韵,受到了当时文化人士、达官贵人的赞赏和推崇,称之为“鸟兽出神入化,花卉临风欲动”。
清代:形成地方风格
至清代,散布在我国各个地方的绣种进一步成熟稳定,也是刺绣历史上形成地方风格的时期。地方绣种的形成存在诸多原因,诸如地理环境、人文背景、物产特点以及风俗时尚都会对刺绣风格产生影响,更为重要的是,不同地域的艺术风格丰富了中国的刺绣艺术。如以地域特色为标志的苏绣、蜀绣、湘绣、粤绣、汴绣、鲁绣都在清代确定了明确的地位,其中苏绣、粤绣、湘绣、蜀绣又被称为四大名绣。
湘绣,质朴优美,形象生动,设色鲜明,针法多变。现藏于台北历史博物院的湘绣《荷塘鸳鸯》,设色素雅,针法匀贴,运用极细的绣线绣制,并注意明暗光影,意趣生动。粤绣,色彩浓郁鲜艳,构图具有装饰趣味,绣面平整光亮。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粤绣《三羊开泰》,整幅绣面运用沉香、古铜、驼色、灰色等色线绣制,且在显著部位以橘红、粉色、玫瑰紫、绿色等亮丽色线加以点缀,使整个画面静中有动、暗中有鲜,展现了粤绣的艺术风格。蜀绣,排列工整,针法多变,色彩浓艳。现藏于四川省博物馆的清代蜀绣作品《天蓝缎地戏曲故事屏》,绣面故事描绘生动,色彩鲜艳,针法多样。此外,蜀绣的日用品以龙凤软缎被面最为著名,刺绣欣赏品以“芙蓉鲤鱼”“公鸡”“熊猫”为代表作。苏绣,绣工精、细、雅、洁,针法多样。清代苏绣名家沈寿是杰出代表,她出生于苏州的一个古董商家庭,自小受到书画影响,15岁时已经是一位善绣的闺阁千金了。慈禧太后七十寿辰时,沈寿刺绣的《八仙上寿图》被进呈宫中,慈禧看后大喜过望,亲书“福”“寿”二字赐予沈寿夫妇。沈寿绣制的《耶稣像》曾荣获1915年“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一等奖。
千百年来,刺绣一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天,在非遗保护的时代背景下,刺绣艺术更是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从事这一行业,在艺术创作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相信这门传统技艺会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文化产业规划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文化产业规划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文化产业规划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文化产业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文化产业规划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