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举世震惊的“九一八事变”爆发,年仅10岁的于蓝被迫跟随家人逃往关内:“火车顶上都是人,脚踏板上也是人,我们只能在人家脚底下窝着,特别狼狈。”年幼的于蓝第一次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
最终,一家人安置在北平,于蓝也顺利上了高中。
但好景不长。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北平沦陷。“念完书,给日本人做事?不行。嫁人在家里当太太?不乐意。”于蓝萌生了去抗日根据地的念头。在同学的帮助下,她启程前往平西抗日根据地所在的斋堂。
“路上日本宪兵队看见我们坐着这个三轮车,就检查,我这旗袍的袖子里缝了跟党联系的介绍信。”虽然介绍信没被搜出来,但仍被怀疑抓到了宪兵队,于蓝挨了不少鞭子:“我那时就准备死了,没想着能出去。”幸运的是,在朋友的帮助下,于蓝和同学被营救出来。随后,她再次踏上去往抗日根据地的征程。
1938年10月24日,于蓝终于走到了延安。她换上军装,开始了新的生活。
在于蓝的记忆中,延安的文艺生活很活跃。每天早操以后,吃饭以前要唱歌。“在这种生活环境中,真正感觉到革命队伍里的歌声,震动了整个延安的山谷。”于蓝回忆起当年唱《延安颂》的情景:“我们在延安的人都唱过。我刚去延安就学会了这首歌,在集体大合唱的时候唱过很多次。”
于蓝在抗大、女大学习,喜好文艺的她还在业余时间参加了各种演出。“由于我是北京去的,普通话说得好,就演出而言比别人好像更容易些。”此后,于蓝成为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实验话剧团的演员。
延安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很艰苦,演话剧《日出》的戏服甚至是用纱窗做成的。吃饭就是吃平时自己种的白菜。千难万苦,没有动摇于蓝的演出热情和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决心。
于蓝参加演出的《佃户》《把眼光放远一点》等剧,很受大家欢迎。“这些戏不仅在延安演,还去各地演,宣传抗战,凝聚抗日决心。”她说。
正是有了延安时期的种种历练,于蓝在20世纪60年代的电影《烈火中永生》中,成功塑造了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共产党员江姐。《翠岗红旗》《龙须沟》《烈火中永生》《革命家庭》……于蓝的演绎,使这些新中国电影画廊中的经典,深深烙在一代又一代观众心中。
中国文化产业规划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文化产业规划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文化产业规划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文化产业规划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文化产业规划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我来说两句